一、当前的形势与机会
1、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什么: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增长方式都出了问题,人类想要和地球长期共存,就要降低自身的物质欲望,代之以可持续、可承载的循环经济理念,以精神享受来满足人类更高的追求。从武力竞争到政治竞争,再到经济竞争,最终走向文化竞争是近百年来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与轨迹,文化经济的到来是历史与现实的唯一选择。
2、兽首事件教会了我们什么:守旧没有出路,落后就要挨打。文化战略的缺失、业态的陈旧、政策法规的滞后,必然导致市场的被动和主导权的丧失,与其被动防守和封闭,不如积极进攻和变革。以战略对战略;以市场对市场,凭借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购买力市场,成为世界文化经济的中心是完全可能与可行的。
3、“保八”成功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什么:金融危机最大的副产品就是各国无一例外地增发货币,通货膨胀、热钱涌动巳成定局。国内巨额储蓄寻求保值,投资艺术品是正在进行时,国外热钱的趋利本性在我国“保八”成功的背景下涌向中国也是一种必然。抢购价值被严重低估且他们所不具有的五千年文化应视为明智之举。如何因势利导,构筑平台来迎接这次历史机遇是决策者与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二、文化经济的由来与现状
文化经济从广义来说是与文化相关联的经济形态的统称。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切经济领域无不包含着文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巳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今天说的是狭义文化经济,是特指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概念。
追溯狭义文化经济的起源是在十九世纪初,英国人率先提出创意的概念;四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称之为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发行业、关联产业四大类;六十年代发展于英国,叫做创意产业,涵盖十三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互动休闲、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广播电视);随后在欧洲盛行,概念趋同于文化产业;八、九十年代传播于亚洲。日本叫内容产业、韩国叫文化产业;在中国泛称文化产业,但各地表述不一,香港、上海称创意产业,台湾、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在“十一五”规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文化中心舍我其谁;上海率先成立了文化产权交易要素市场,以金融为背景迅速抢占制高点;云南、湖南则喊出了要做文化强省的口号,异军突起、成效显著;河南、江苏、广东、浙江紧随其后正在紧锣密鼓地做文化大省的安排,意在全面赶超、后来居上。文化经济的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
三、发展文化经济的八大要素
文化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类型,除了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特殊要求,简单的说就是“三态”,即文化生态、文化业态和文化形态。归纳起来有八大要素。现分述如下:
1、战略定位
战略的关键是选择,选择的核心是放弃。文化经济强调创新和创意,因此找准自己独特的个性至关重要。首先是定位,是采取亦步亦趋的紧跟战略,还是另辟蹊径选择赶超战略;是按产品经营的套路就菜下酒,还是走资本经营之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江西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但经济总量小,投入有限,不宜全面铺开。故在定位上应根据自身优势,重点突破,以奇制胜,在策略上避开锋芒,错位发展。故总战略应为“守正出奇”---守文化之正,出经济之奇。纵观我省文化经济,旅游产业理当首选。该产业具有拉动系数大、就业面广、不宜模仿等特点,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名山名城享誉中外、青山绿水如梦如诗,为做强做大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后发优势明显。此外借助出版上市打造传媒航母;立足景德名镇重振陶瓷雄风;围绕八大资源弘扬江西画派等作为分战略也在情理之中。最近庐山确立品牌战略,由景观旅游提升为文化旅游,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打出了“五教”祈福颂和谐、全民诗人网络大赛、大型文献记录片《人文圣山》、多媒体情景体验秀《大梦落九天》、庐山文化论坛等系列组合拳,吹响了文化深度旅游的号角。气势夺人,引领潮流。
2、思想观念
对待文化经济这一新生事物,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熟悉和了解其内在规律,要树立:“尊重个性、承认差异,鼓励创新,包容多元”的思想观;要树立:文化经济资源消耗少,可循环利用,附加值高,影响面广,是文化、技术、艺术多产业相融合的智力密集型、低投入、高产出产业的价值观;要树立:“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的大局观。没有观念的解放,包容的心态,就不可能带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经济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3、体制机制
文化管理体制涉及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事权划分、文化产品供需宏观调控、社会文化和市场监管等丰富内容,我国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滞后于整体行政改革的步伐,与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从根本上影响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二元体制等问题导致管理多头、交易成本高、行业壁垒森严、体制性摩擦频发,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同时并存。如不能打破现行的各自为政,厘清错综复杂关系,文化经济的发展必定步履维艰。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应由传统的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河南省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由发改委统领和组织文化产业试验区的实施,先制订鼓励及优惠政策,并明确规定试验区的规划设计要有国家级机构的参与,以确保项目的高起点。
4、政策法规
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为文化经济创造良好社会生态环境,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文化立法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与需求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对文化投入的硬约束问题、对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赞助文化企事业的问题、对文化企业用地和税收的优惠问题、重大公共文化投资决策及收费的公民听论证问题、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等问题都亟待立法解决。例如:八大山人是我省不可多得的一张文化名片,其纪念馆及周边环境历经文革浩劫而保存完好,可近来以文化开发名义进行的梅湖景区改造却令人痛心疾首。周边环境破坏殆尽,一块文人心目中的净土和圣地,转眼间变成了刘姥姥的大观园。对重要文化遗址及周边的强制性保护和对辖地政府的严格限制应尽早列入议事日程。
5、文化底蕴
文化是文化经济与产业的基础,文化是不能革命的,只能传承。向历史要能量,向文化要养分,充实自己,选准方向,把握时机,不动则已,一鸣惊人。只有厚德才能载物,想要有高度先要有深度,提炼与修炼是我们的必修课,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文化厚积是江西的特点,唐宋八大家江西独占三家、历史文化名人如董源、朱熹、陶渊明、汤显祖、陈寅恪等灿若星晨,举不胜举,名胜古迹、重大事件更是闻名遐迩,数不胜数。这是历史的恩赐,是文化的积淀,非一日之功,故薄发也非常人能学。守正是我们的根本,我们要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尊重文化(继承发扬),尊重规律(科学理性),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真正做到守正不守旧,方能出奇不出格。景德镇代表的陶瓷文化举世无双,是一块含金量很重的金字招牌,别说发扬光大,我们连守都没守住,离文化遗产巳经不远了,怎不令人心寒。这些年景德镇社会经济是有很大发展,上市公司巳有几家,可偏偏没有一家陶瓷企业,他们做了别人可以做的,恰恰忘了自巳该做的!“中国陶瓷----china china”这个中国股市第一品牌至今还是空缺,这是江西人的耻辱。
6、人才队伍
文化经济发展得好与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队伍的水平与质量。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文化经济不仅需要有一大批文化大师、文化精英,还需要一批懂文化又懂经营,既熟悉本土实际又了解国际游戏规则的复合性领军人才。要满足这些条件,立足本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领导部门要有开放的人才观,要有天下人才皆为我所用的胸怀,创造条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只有发现和引进两手抓,内脑与外脑同时用,历史与现实相捆绑,才有可能实现苏荣书记提出的打造文化赣军的宏伟目标。这方面省文联做得很出色,去年汶川地震,他们抢先立意,以本省画家为基础,吸引与感召全国顶尖大师加盟,创作出八十米的巨幅史篇力作《艰忍卓绝----2008》,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中被文化部选中,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及时进行市场化运作,拍出了一千万的天价。吸引了全国的眼球,实现了政治、经济的双丰收。为文化赣军挺进中国文化经济舞台开了个好局。
7、金融杠杆
金融为百业之首,又助推百业。任何一部产业发展史没有金融的介入是不可想象的。金融始终在虎视眈眈地关注未来经济的走向,一直在寻找资源类的优质资产,并期待在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价值释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国的文化资源悠久而丰富,是尚未被开发的隐性矿产资源。如何把杂乱的文化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梳理变为优质文化资产,再与金融相结合转化为适合大众参与投资的文化资本,应该成为发展文化经济的重点课题。唯如此软实力才能变为硬实力。此外,文化产权的认定、文化资产的评估、文化企业的担保基金建立等工作也是打开金融接口的必备前提,是必须由政府部门牵头来推动完成的基础工作。据我所知,北京市每年拿出十个亿的产业引导资金用来支持、鼓励和奖励政府认可的文化项目,同时还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提供贴息与担保,其中科技口和文化口各五个亿。力度之大,成效之佳,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8、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文化经济的商业模式设计十分重要。既要考虑业态创新,又要兼顾原有优势的提升。既要把握市场的需求,更要引导和创造需求,从产品创新转向价值创新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思维。而价值创新主要在人的创意,而不是技术和资金!这才是文化经济的魅力所在。迪斯尼主题公园这一新业态及其相关产品开发所创造的价值让无数传统产业望尘莫及。创意无处不在,不仅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如创意农业、创意城市等,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世界的文化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美国高达14%,英国为12%。文化经济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领着全球未来经济的发展。我省正在推行的小城镇战略应该与文化创意经济紧密结合,尤其要注重城镇商业模式的设计,各具特色,切忌雷同,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为市场和历史所认可。高安市大城镇土地加文化的设计理念和服务中心城市、提供优质生活;抢占产业制高点、辐射偏远农村的功能定位,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四、对我省加快文化经济发展的建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使江西的文化经济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明确政府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建立有职有权的综合性文化管理机构。尽快确定与完善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细则,并出台文化产业投资所涉及的土地、税收、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的优惠及奖励政策,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和法制环境。
2、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必要扶持。明确固定比例,注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奖励基金和贴息担保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不断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文化经济,建立多元化的产权格局,推动战略确立的重点产业发展。
3、搭建针对文化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借助高科技手段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为保证江西的文化创意经济在高起点上运行,建议组建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准的顾问团队与咨询机构。借用外脑为江西的文化产业把脉,为文化产业园规划及文化遗址改造把关,为重点项目的推进出力。
5、关注文化产权交易这一新业态。尽早启动文化产权的认证工作,并着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的筹备,早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6、结合小城镇战略,推动以新兴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优先发展科技与创意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以创意为先导,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升级和功能再造。
7、以文化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改革旅游景点的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如庐山)。挖掘与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我省旅游景点上市零的突破,巩固我省旅游产业的强势地位。
8、以江西的文化为背景,通过引进与合作,全力打造有国际影响、有文化含量、有创意的正面文化事件。让全球目光聚焦江西,确立我省的行业主导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扑面而来的文化经济大潮,江西应沉着冷静,先谋后动,精心布局,牢牢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施竞争选择战略,走具有自已特色、体现人文精神的后发模式,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借政府之手去打造环境、优化配置,用市场之手去创新业态、做大经济。只要做到有形加无形双手共舞、产品和资本双轮驱动、创新与创意交相辉映。江西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彭中天 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