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从沂蒙山走来的青年画家 |
免责声明·来源网络不承担任何责任| wca 摘录 | 时间
2011/11/5 阅读:5165次|如有侵权请来电删除
|
对于李宽这个名字,我是陌生的,但对于这个人我却异常熟悉,我们都出生在山东临朐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的父辈还是拜把子兄弟,所以我们小时候十分亲密,只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军到部队后,两人都忙于学习生活,渐渐失去了联系。直到前些年他来北京学习美术创作才又恢复了交往,对他的人生境遇和从艺经历我也慢慢有了新的了解。 李宽的家乡,李宽成长的年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证,但那一方热土却给予了李宽特殊的文化滋养。沂蒙乡村煎饼大葱、粗茶淡饭的生活,山里人坦荡正直、热情好客的性情,沂蒙山原始的民风民俗、流传久远的乡村文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在他最初的人生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许多年后,当我们二人对坐在北京街头的小酒馆里,望着闪烁的霓虹,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摩登的高楼,而我们谈论的话题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到故乡,说那里的人,那里的事。或许人就是这样,无论离开多久,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我们人生的根,是我们灵魂的家园,是我们一生一世魂牵梦萦的地方。 临朐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乡亲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农闲季节,剪窗花、画年画、绘中堂,处处洋溢着常有的乡村文化气息,这使李宽从小受到了民间美术的启蒙与熏陶,并逐渐喜欢上了美术创作。他在清苦的生活中坚持着,在繁重的家庭负担下坚持着,他拜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绘画、雕刻,由于他有悟性,又肯用功,几年之后,就成了当地的小名人。李宽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怀揣山里孩子的艺术梦想,走出家乡,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艺术求索之旅。 李宽来到北京后,先是受教于何宝森、贾又福、李铁生、郑樵等诸位艺术名家,后受教于当代美术大家贾又福先生,成为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的硕士生。这期间,他虚心聆听导师教诲、与其同道研究交流、观看各类美展、外出写生创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自己心爱的艺术学习上,创作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高。在对水墨艺术有了深入研究,艺术视野有了极大开阔的时候,李宽把自己的创作题材再次投放到家乡沂蒙,对于这里的山川树木村落民居他是那样熟悉、那样深情、那样眷恋,他以极大的热情创作出第一批反映家乡的山水画后,就急匆匆抱着来听取我的意见,望着他兴奋的样子,看着眼前这些还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画作,我被深深感染了。望着眼前的这些山山水水、村村落落,我的目光久久没有移开,李宽笔下的山、水、云、树、石,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他用润墨点染,用枯笔皴擦,用劲峭的线条勾勒,用笔、用墨、用色一层层反复积淀,给人以强烈的厚重感。对我来说,这些山川景象是陌生而熟悉的,我惊喜地发现,李宽在艺术之路上跋涉了许久之后,又回归到了自己最初的艺术和精神领地,完成了艺术创作的又一次飞越。他以熟悉的笔墨语言,从故乡山水的表象中折射出了沂蒙的风土人情与沂蒙精神,也将自己融入了与故乡山水物我两忘的至美境界。 苦心人,天不负。李宽以不懈的努力追求,赢得了丰厚的艺术回报,他的名字和作品引起了美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他创作的大幅山水画被中南海办公楼陈列,作品发表于《中国画》《国画家》《美术报》等诸多美术画刊。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作品展、“第二届永乐雅集书画展”、中国美术馆贾又福从艺50周年师生联展,还在山东潍坊陈寿荣诗书画印陈列馆成功举办了自己的艺术个展。被中国画光墨艺术研究院聘为研究员,被现清华大学美术学老教授书画院聘为特聘画家。 李宽脚下的路还很长,对于他的未来的人生、未来的艺术创作,我深深祝福,也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