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来源网络不承担任何责任| 世界文学艺术网 摘录 | 时间 2012/2/24 阅读:4960次|如有侵权请来电删除

  2月3日,71岁的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拉开了11场殷承宗钢琴音乐会的序幕。虽然不演出时每天要练琴5个小时、演出时也要练琴3个小时,但在巡演的间隙,殷承宗还是在北京的钢琴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这次巡演您为什么会选择了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d小调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C大调奏鸣曲》以及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

  殷承宗:有人也建议我选择一些短小的、观众熟悉的曲目,但我觉得即便是市民的普及音乐会也应该演奏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中国观众完全可以接受。上世纪90年代,我去四川演奏德彪西的前奏曲,很多人都认为我太冒险了,甚至有人说,演奏这些曲目一定要把剧场门锁上,不然观众会跑一半的。结果呢?不仅不是这样,演出效果还不错。这次选择的《C大调奏鸣曲》是我在1959年维也纳青年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参赛曲目,《b小调奏鸣曲》类似于李斯特的自传,是他最著名同时也是对演奏技术要求最为苛刻的作品之一,它在创作上有很大的突破,这种单乐章的奏鸣曲可以让观众从另外一个角度欣赏钢琴艺术。在演出形式上,本来主办方希望我能够现场为观众进行讲解,但我没有同意,因为这部李斯特后期的作品比较悲伤,我必须沉下心来很专注地演奏。事实证明,如今的中国观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质。

  记者:这次巡演会出版音像制品吗?

  殷承宗:会。这次巡演是我的第五套曲目,之前录制过《莫扎特专场》《贝多芬专场》《舒伯特专场》以及《红色经典》,我一直计划在75岁之前完成10套节目的演出和录制,这次算是完成一半了。我设计的10套节目包括西方古典曲目、中国曲目和协奏曲,目前我正在计划从明年秋天开始演出和录制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

  记者:除了这次巡演,您最近还在忙哪些工作?

  殷承宗:与余隆指挥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重新录制了《黄河》和《红灯记》,计划上半年出版CD,下半年推出DVD。

  记者:这次的录音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殷承宗:这次录制的《黄河》和《红灯记》都十分有意义:从1972年最初版本之后,《黄河》又录制了很多版本,但此次才算是完成了我最大的心愿——除1972年的第一版之外,以往录制的《黄河》不是中国指挥家指挥外国乐团就是外国指挥家指挥中国乐团,此次终于又回到了中国指挥家指挥中国乐团,而且目前中国爱乐乐团的状态非常好;而为了录制《红灯记》,我们在全国挑选了不少新演员,最终选择了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丁晓君演唱李铁梅的唱段,李玉和的唱段由上海京剧团的关栋天演唱,他的声音有些类似美声唱法,非常洪亮,跟钢琴合作起来十分合拍。特别让我欣慰和高兴的是,这次的录音是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乐人的资助下完成的,对他的资助我心存感激。因为可能是最后一次录这些作品了,我对此次录制也非常用心,除了自己预先录制了好几遍以保证录音质量之外,我还积极地与指挥、乐团尤其是录音师沟通、交流,因为现在的录音师都比较年轻,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讲解让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记者:这些年这么多场演出,您感觉中国观众和乐迷的状况怎样?

  殷承宗:近两年中国观众和乐迷的素质和水准有了大幅的提高。其实这次演出的曲目要在以往我只敢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演出,但现在完全不用有这种顾虑了。

  记者:目前国内学习钢琴的琴童很多,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殷承宗:中国孩子看重音乐绝对是件好事情,但我也要泼一泼冷水: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一定要弄清学琴的目的!我看到一些家长可以花很多钱让孩子去学琴却不舍得花几十元带孩子到现场去听一场音乐会,这是很危险的。音乐应该是一种享受、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要仅盯着考级和得奖。另外,我们虽然培养了不少青年钢琴演奏者,但他们二三十岁后就找不到踪迹了,为什么?因为营养不足!其实,二三十岁时是吸收养分最好的时机。拿我自己为例,二三十岁时虽然遇到了特殊情况,但我却因祸得福,一头钻进了中国文化中,学习了戏曲、民歌等,这些到现在对我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音乐家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我正是在20岁以前学习了一些作曲知识,才会有了后来的协奏曲《黄河》和钢琴伴唱《红灯记》。文化需要时间和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