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来源网络不承担任何责任| 世界文学艺术网 摘录 | 时间 2012/2/24 阅读:2204次|如有侵权请来电删除


苗族尼呐哩“偷秋”

  中国大陆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已达4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以民族传统曲艺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却正面临生存的危机。

  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中国大陆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已达4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以民族传统曲艺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却正面临生存的危机。在城市化到来之前,曲艺,是在一定的乡土范围内生成并且传衍的,正如大家通常所说的那样,它属于“乡土艺术”,而工业文明推动下的快速城市化,却使得传统曲艺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发展之快,时代变革之迅猛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世界文化、异国思潮冲击着人们的视野,震荡着人们的思维,大众化和商业化成为艺术发展的主要驱动,但是,曲艺还没有像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样式那样完全适应工业化社会的艺术传播方式,其在现代社会驻留和发展的行为态势相对来说节奏缓慢。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向市场化的转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姿多彩、多元化的社会,传媒高度发达,娱乐极其丰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欣赏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娱乐方式的需求也大不同前,许多新兴的娱乐项目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曲艺过去曾经具有的娱乐功能、教化功能逐渐被边缘化,在许多新兴文化面前,曲艺只能作为人们多种选择中的一种,而且新生事物有很多优越性,在许多新生事物的挤压下,曲艺被冷落的局面不可避免。

  城市化和现代化正创造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加文明、更加活跃的生活。但在文化演进的序列中,民族的并不意味着就是保守的,传统的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我们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现代要顺从、适应,对传统尤其是精华必须传承、坚守。正确认识城市化对民族传统曲艺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曲艺形式实际上是一种小众艺术,难以离开生养它的那一方水土和百姓,作品的字里行间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具备类似知识背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的观众来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方言:地方曲艺如何打破传播隔阂

  借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谚语的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艺术”。作为民族传统艺术门类之一的曲艺,大多借助方言乡音进行演绎,恰恰由于各地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别,才产生了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不同曲种。例如,评书评话类曲种就有北京评书、湖北评书、福州评话、扬州评话等;快书快板类曲种也有快板书、山东快书、陕北快板、天津快板等。尤其是鼓曲唱曲类的诸多曲种,语言对音乐更是起着主导作用,唱腔的旋律是以字的四声变化为基础的,也正因为此,用不同方言演唱的曲种也就生发出不同旋律的唱腔,各自都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方言造就了地方曲艺的特色,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筑起了一道阻碍地方曲艺对外传播的樊篱。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是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而意义交换有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如果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会造成传播过程的偏差,误解,从而产生传播隔阂,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阻碍。方言传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某种意义上,曲艺形式实际上是一种小众艺术,难以离开生养它的那一方水土和百姓,曲艺作品的字里行间所传达的内容,需要具备类似知识背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的观众来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地方曲艺一旦走出自己所属的方言文化区,就可能难以博得外地观众的喝彩,观众听不懂,看不懂,谈何欣赏?江苏省苏州评弹团为了打破方言隔阂,方便北方观众理解,扩大苏州评弹市场,曾经尝试用普通话进行表演,但这却失去了评弹最重要的语言语音特色,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另外,从历史演变轨迹来看,曲艺保住小众市场的意识非常强,不愿意通过大众传媒刊登和播送作品或转播演出,甚至不太愿意出版演出文本等。曲艺要对外发展,如何突破语言传播的阻碍,值得我们思考。

  传统曲艺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传承和传播手段面前表现出来的不相适应和排斥意识,更使其在新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境地。

  传播媒介:何以在四面楚歌中突围

  历史上,传统曲艺的演出以茶肆酒楼方式为主,直接面对观众,传播效果相对有限。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曲艺的艺术传播有了巨大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电视荧屏来势汹汹,借助音画结合的技术传输手段,使得曲艺的传播拥有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含量。进入21世纪,互联网逐渐崛起、成熟与普及,其超时空、远距离、大容量、快节奏的传播特点,和即时性、个体性、随意性的欣赏便利,更给曲艺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然而,以电视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强势媒体的发展,给曲艺的传播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生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极大地挤压着民族传统曲艺的生存空间。传统曲艺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传承和传播手段面前表现出来的不相适应和排斥意识,更使其在新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境地。首先,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体受“受众即市场”传播理念的影响深远。以电视为例,在“唯收视率论”的指引下,节目日趋丰富,不断扩版、改版,有些频道每三个月就要对所设栏目依收视率进行调整,收视率较低的就撤改,如此一来,时尚的、潮流化的、新兴的节目被看好,而包括曲艺在内的一些反应稍慢的传统民间艺术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到了被淘汰的境地。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较之传统媒体成几何级数增长,使得曲艺作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时效大大缩短,这就对作品的创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苛求。第三,一些媒体版权意识的淡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曲艺从业者和曲艺作品使用者版权意识的不强,使得曲艺作品版权著作权被侵害现象屡有发生,极大地伤害了曲艺从业者的个人利益和创作积极性。第四,一些曲艺创演者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常常表现出浮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在疲于奔命和粗制滥造中,逐渐消解着自己的价值。各类媒体从业人员在开展曲艺传播工作时,也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上对传统艺术的特征不够了解的弊病,因而出现了为适应媒体播出而对曲艺节目从题材结构到表演方式进行“削足适履”的简单对待状况。

  曲艺要坚持背靠乡土、乡景,面对乡亲、乡里,演出乡音、乡情。“原汁性”的存录是基础和根本,保护一个曲种就要保持曲种质的规定性,曲艺需要不断回归自然,寻找艺术的真谛。

  出路:原汁性保护,重乡音、乡情

  以上这些都是阻碍民族传统曲艺发展的深层原因,这是曲艺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与其他传统艺术发展有着共通性的问题。曲艺从业者要正视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全球化时代,曲艺艺术如何能走进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异彩纷呈的众多艺术形式中重新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站稳自己脚跟呢?

  笔者认为,在城市化大潮中,我们要格外重视对曲艺的“乡音、乡情”特性的认知。曲艺要坚持背靠乡土、乡景,面对乡亲、乡里,演出乡音、乡情。曲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的土壤中扎下了牢固的根基,曲艺以其独有的民族性、大众性、通俗性和经典性,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每个地方的曲种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地方曲艺应该立足本土,抓住各种展现机会,努力寻找打造自己的艺术名片。“中国曲艺之乡”命名创建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中国曲艺之乡”的建设目的是让曲艺扎根于群众之中,保存下去,让一方百姓认识到自己是创造说唱艺术的主人,为生我养我的土地孕育出来的伟大艺术引以为豪。广东省目前有11个“中国曲艺之乡”,除了专业演唱外,全省以演唱粤曲为主的业余活动空前活跃,“广东粤曲无淡季,万家灯火万家弦”,成为全国曲艺“票房”活动的一个范例;浙江省绍兴县、湖南省祁东县成为“中国曲艺之乡”,因为它们分别拥有的主要地方曲种绍兴莲花落和祁东渔鼓,经过改革创新,蒸蒸日上,赢得了本地广大听众,并为全国各地振兴唱曲艺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而倡导发起的旨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响应,这为包括曲艺在内的传统艺术文化的全面保护和科学传承,创造了条件,带来了生机。

  保护与发展是当今曲艺事业的主题,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也是为了保护,曲艺的传承保护是关系文化安全的重大问题,“原汁性”的存录是其基础和根本,保护一个曲种就要保持曲种质的规定性,曲艺需要不断回归自然,寻找艺术的真谛。在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法律保护、专家保护、传承人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是其主要形式,但我们也要注意,保护不只是把曲艺放进博物馆,我们要在文化生活中继续发挥曲艺的作用,使得古老的曲目有人演出,使得活跃的曲种有人学习,使得生活需要的新节目有人创作,从而使曲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